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
繁体版简体版
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文学 » 正文

笑立遗嘱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5-06-13  浏览次数:577
核心提示:东方徐云星君看着报刊正在生气,发着感慨,忽然又看到百岁老人、著名艺术家黄苗子笑着走了。又是一个文化名人逝世,星君不想再看那受羞辱的不快之事,把新闻纸扔在一边。可是那一幅孩子似的百岁黄苗子的笑脸吸引了他

东方徐云 

  星君看着报刊正在生气,发着感慨,忽然又看到百岁老人、著名艺术家黄苗子笑着走了。又是一个文化名人逝世,星君不想再看那受羞辱的不快之事,把新闻纸扔在一边。可是那一幅孩子似的百岁黄苗子的笑脸吸引了他。“盛友如云,遗产安排,笑立遗嘱亦成经典”标题,不由不让他看下去。

  黄苗子是神州著名漫画家、美术史家和评论家,对书法、国画、漫画、艺术理论以及诗歌、散文均有精深研究,创作成果丰硕,是艺术界少有的全才,被授“卓越成就的美术史论家”称号,被授首届神州艺文终身成就奖。其作品在西牛贺洲英、德博物馆收藏。黄苗子夫人郁风,也是画家、美术评论家,是著名文家大师郁达夫的的侄女,先他去世。曾任神州美术家协会书记、常务理事,中央文史馆馆员,京师政协委员。黄苗子其父是旧上海市长吴铁城的同乡好友,安排苗子到上海市政府任职,没加入国民党却做了高级公务员,但身在官场,心在艺场。黄苗子与吴铁城、孙科、宋子文都有接触。又认识了漫画家叶浅予、华君武、丁聪、张乐平等,成为上海美术界的中坚人物。结识夏衍、潘汉年等成为知已,影响黄苗子人生走问。皖南事变国民党准备封闭八路军办事处和《新华日报》,黄苗子看到文件立即通知周公,神州大帝在延安发表谈话公开予以揭露。黄苗子为革命做出贡献。黄苗子与郁风的结合是夏衍做的“月下老”,黄苗子在国民党政府任职,郁风以革命者自居,艺术创作道路上二人互为师友,是艺术作媒二人走到一起,实现了“国共合作”。二人“书画合璧”,被誉神州艺术界的“双子星座”。黄曾是前政务院秘书、民主人士,全国政协委员,神州书协、美协理事,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。黄苗子准备把自已的藏画全部卖掉,成立一个和郁风共同命名的基金会,用于文化教育事业。“我的画全卖了筹得3000万元,基金会每年向中央美术学院提供赞助,用于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学费;为抢救和保护文化遗产捐赠50万元用于川藏艺术职业学府学子;授予的神州艺文终身成就奖的100万元奖金捐赠用于支持学术出版”。

 黄苗子很重友情,认为朋友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财富。他说:“生平所受师友之恩如恒河沙数:齐白石、黄宾虹、张大千、林风眠、沈尹默、博抱石、李可染、张光宇、叶浅予、廖冰兄、丁聪、启功、王世襄、黄永玉、黄胄……单是美术界已是盛友如云。黄苗子称自已是个老顽童,只是一个艺术门边上的小票友。他非常有童心,七、八十岁后仍然如此,小名叫“猫仔”,起个笔名把两个字去掉偏旁,就叫“苗子”。他是个“文化老人”,渊博的学识,逸群的才华,跌宕的阅历,铸成了人生传奇大作。经历百年风云,走完人生最后之路,欣慰留语:我该做的事都做完了!”笑着走了。黄苗子受过很多苦,但从没见过他有哭脸,天天笑脸,他一生都是好玩,好笑的故事。他对一切的污蔑、迫害都很淡定。近来,有微博传出黄苗子“文革”前有5年一直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将好友诗作里的“反意”抠出、告密,这使96岁高龄重病在医院的“文化老人”一夜之间成卖友求荣的告密小人,“背叛的犹大”,黄苗子如知好友所言:“苗子小弟出卖了自已,”该作何语?

  黄苗子有三子,遵乃父公开发表他的遗嘱:不举办任何追悼活动,不留骨灰、不设灵堂。其实多年前他就笑立遗嘱,被传颂一时,成为经典。他说:

  “世间流行的遗体告别”是下决心叫人对死者最后留下最丑印象的一种仪式。关于骨灰的处理问题,曾经和朋友们讨论过。有人主张约几位亲友由一位长者主持,肃立在抽水马桶旁边,默哀毕就把骨灰倒进马桶,长者扳动水箱把手,礼毕而散。有人主张和骨灰在面粉里包饺子。约亲友共同进餐,餐毕再宣布饺子里有我的骨灰。饱餐之后“你当中有我,我当中有你”,倍显亲切。这些本都是好事,但有人认为骨灰优质肥料,马桶里冲掉了太可惜,后者好是好,但世俗人会觉得“恶心”,怕有人吃完要吐。为此,我吩咐我的儿子,把我那小瓶子骨灰拿到我插队的农村里,拌到猪食里喂猪。猪吃壮了喂人,往复循环,使它仍然为人民做点有益的贡献。”

 这是黄苗子著名的遗嘱。人们问他:“你这遗嘱是否含着酸苦,含着眼泪写的?”他说:“我当它一辈子的总结,一面笑,一面写的。”

 星君看着新闻纸上的介绍文字,心胸豁然开朗,由衷地赞曰:“高人!”



 
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