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都市报手机客户端
解读:黑龙江农民“偷种”转基因大豆损害农民利益(1)
2015-09-13 09:22  点击:710
  
      中国都市报首席记者张鸿超综合报道 转基因是一个敏感的话题,“偷种转基因作物”更是敏感中的敏感。最近媒体曝出的“黑龙江农民偷种转基因大豆”事件,又把这一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。

    黑龙江官方一如既往地表示“绝不允许”,要“严查”。而一些“挺转”人士则对中国一直没有批准转基因大豆种植颇有微词,对农民的偷种行为表示理解和支持,甚至引用巴西因为大量偷种从而修法批准种植的例子来鼓励“违法倒逼修法”。

    如何理解这一事件?

    无关食品安全

    毫无疑问,在中国批准种植转基因大豆之前,农民的“偷种”行为是违法的。但这种违法跟食品安全无关,媒体报道时以“春秋笔法”暗示转基因大豆“风险未知”是混淆视听。

    转基因技术在大豆中广泛应用,许多转基因大豆品种在世界各地大量种植。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大豆生产国美国、巴西和阿根廷,都种植了多年转基因大豆,既未出现“环境风险”,也未出现“食品风险”。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,大多数的大豆油都来自于转基因大豆。在美国、加拿大等国,来自于转基因大豆的大豆蛋白也广泛应用于食品中。

    但是,“偷种”不带来安全问题,并不意味着这种行为就可以接受。除了维护法律的尊严,更重要的还是经济因素——当一种“产品”成为了“商品”,经济因素就变得至关重要。


发表评论
0评
暂无评论